要如何才能鬼推磨呢
这确实是一道难题。
晚上家奴回来复命,李氏所言那些确有此事,并无夸大其词。
玉阳心里头有了底。
之前她跟小姐妹们论起李氏状告夫家一事时无不嗤鼻,而今见过李氏后,对她有所改观。
也该李氏天无绝人之路,玉阳思来想去,便进宫去了一趟。
那温淑妃瞧着机灵狡猾的样子,鬼点子也多,索性问问她有没有法子给李氏解难。
最初温颜给李氏指路,原是想她如果有本事说动玉阳,玉阳肯定就会出面处理了。
哪曾想那瓜又给她抛了回来。
寝殿里二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吭声。
玉阳伸手戳她的肩膀,“你倒是吱个声呀。”
温颜“长公主去求圣上,只要圣上一声令下,那京兆府还敢不从”
玉阳“哎哟”一声,打了她一下,“你这不是害我吗”又道,“七郎日理万机,哪有这些闲心”
温颜理直气壮道“怎么没有了,那些人可都是靠他赏饭吃呢。”
玉阳摆手,“我不妨跟你交个底儿,我只是个公主,朝廷上的事,官场上的事,我是一概不会插手的。”
温颜没有说话。
玉阳又道“你们温家是御史,不是最喜欢弹劾”
温颜打断道“长公主别坑我们温家,眼下我爹夹着尾巴做人,这风头还是让给别人出吧。”
玉阳“”
温颜“这事,我不沾染。”
玉阳还不死心,“那你替我想个法子,我瞧着李氏也挺不容易。”
温颜颇觉稀奇,“先
前长公主不是认为她自作孽不可活吗”
玉阳“嗨,我还以为她是受气包呢9,哪曾想倒是个杀伐决断的,我还挺欣赏。”
温颜撇嘴。
玉阳又道“你鬼点子多,给我出个主意,有什么法子能逼京兆府庭审”
温颜轻轻抚掌,“不动用人脉关系”
玉阳点头,“不用。”
温颜“那就只有用流言蜚语了。”
玉阳“”
温颜认真道“你想啊,李氏状告夫家一案是不是挺吸引人眼球的”
玉阳点头,“对。”
温颜“你我作为吃瓜人,是不是很有兴致去围观八卦”
玉阳“所以呢”
温颜“让市井百姓也去围观八卦呀。
“李氏那么倒霉了,藏着掖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到市井里卖一波惨,博取人们的同情。”
经她这一说,玉阳顿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猛拍脑门道“瞧我这脑子,借刀杀人啊”
温颜严肃道“我可没这么说。”
玉阳笑了起来,忍不住戳她的脑门道“难怪七郎吃你那套,简直是个人精”
温颜“今日我没见过长公主。”
玉阳掩嘴,“好好好,不扯上你们温家。”
她到底是有心帮扶李氏一把,意识到可以用舆论给京兆府施加压力后,回府便差人走了一趟李氏的别院。
得知公主府来人,李氏欢喜不已,忙将景嬷嬷请进院子。
这回景嬷嬷对她的态度更和善了些。
“我家主子差我来给李娘子指条路,你们院里平日总归得外出采买,难免要跟外头唠上几句,对不对”
李氏愣了愣,不明所以道“所以呢”
景嬷嬷“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苗家丑的不是你李娘子,对不对”
李氏点头。
景嬷嬷“主子说了,让你们自己在市井里把委屈传扬出去,闹得越大越好。
“剩下的主子会想法子替你周全。”
一旁的孙婆子担忧道“倘若惹恼了苗家”
景嬷嬷“无妨,公主府里养着大把人,派两个过来护着也没什么,就是你们自个儿得多添双碗筷。”
李氏展颜道“这是自然。”
接下来景嬷嬷坐下跟她细说了许久,李氏一一记下。
临别时孙婆子又识趣地送上一大包钱银,景嬷嬷心满意足地走了。
送走她后,孙婆子回到屋里,说道“这法子管用吗”
李氏斟酌半晌,应道“应是管用的。
“先前我们糊涂了,总是惦记着家丑不可外扬,反而不利自身。
“长公主说得不错,就得大势传扬出去,把我在苗家受的屈辱,与官官相护仗势欺人都传出去,叫市井里的百姓们评评理。
“一旦事情闹大了,京兆府总不
能像现在这般拖延。
“若是惊动了朝廷,苗光华多半会被言官弹劾,到时候上头施压下来,我这案子就有眉目了。”
听她这番分析,孙婆子激动道“如此甚好,老奴立马差人去传苗家的不是。”
李氏点头,“传得越凶越好。”
积压在她们心里头的阴云总算有散去的苗头了,孙婆子严肃道“这可是一场硬仗,娘子可要做好准备了。”
李氏“我就盼着上公堂呢”
那该死的苗少冲,她非得亲手把他折断不可
话说李家的家奴们得了信后,纷纷外传家丑。
马叔在外采买时,同米铺的老板状作不经意间唠了几句,说道“现今这世道,咱们小老百姓真是没法过了。”
那米铺程大郎好奇道“老丈何出此言”
马叔“我家主子惹上了官司,上头是官官相护,官官相护啊。”
此言一出,引得旁边的妇人好奇。
马叔道“说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家主子就是前阵子状告苗家的李娘子。”
程大郎好奇不已,当即八卦问起苗家的事情。
马叔同他讲述一番,其他进米铺的人听到他们的八卦,立马围拢过来。
马叔绘声绘色讲李氏在苗家的遭遇,故意用官家的高人一等拉仇恨,果然博得吃瓜群众的同情。
有妇人骂道“苗家真是吃相难看”
“是啊,若说李娘子当初攀门户,可是人家进门侍奉公婆,打理家业,养着一大家子老小,也算对得起苗家了。”
“依我之见,李娘子上辈子肯定干了缺德事,才会遇到这一家子极品”
“继母难做,里外不是人,出了这么晦气的事,以后哪家的姑娘还敢去做继母啊。”
“对对对,更可气的是苗家仗势欺人,仗着自己是官家,与京兆府勾结,要绝了李娘子的路,简直欺人太甚”
“这世道,官官相护比比皆是,倒也不奇怪了。”
“我看呐,苗家就是心虚,不敢到公堂上与李娘子对质,一旦双方上了公堂,谁对谁错,总有分晓。”
“这还用分晓吗告官呐,可是告自家男人呐且还没庭审就得被打一顿板子,谁吃饱了撑着去惹晦气”
“这话说得有道理,那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会豁出去拼他个鱼死网破。”
“”
人们七嘴八舌,唾沫星子横飞,慷慨激扬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百姓处于弱势群体,天然对当官的就有偏见,再加之官官相护的帽子扣下来,更是义愤填膺,纷纷为李氏打抱不平。
马叔听着人们激愤的言论,默默地退场,深藏功与名。
不止他一人外传,其他李家的家奴全都造势。
布庄传八卦最快,一时间,市井里闹得沸沸扬扬,全都是声讨苗家的话题。
玉阳为了把火势烧得更旺,特地差人使钱银给
茶馆里说评弹的下九流,让他们在茶馆里讲苗家的破事。
那些人欣然应允。
想看闫桔写的朕为淑妃养老操碎心第三十六章吗请记住域名
因为苗家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就算是路边路过的一条狗,听到苗家一事都会“汪”一声表示嫌弃。
于是一夕间,舆论全都倒向李氏。
先前案子爆出来时多数人都骂她愚蠢砸自己的饭碗,而今全都朝一边倒,同情弱者,同情她的遭遇。
甚至市井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骂人的话。
祝你家闺女找到苗家那样的夫家。
简直恶毒至极
突如其来的传言打得京兆府措手不及,谭京兆慌了神儿。
有胆子大的百姓围到京兆府门口叫骂,骂官官相护,吃人不吐骨头。
也有人砸烂菜叶子,甚至还有人砸狗屎。
谭京兆骂骂咧咧道“哪个杀千刀的在外头造谣生事,若被本官逮着,非得剥了他的皮”
在听说金福茶馆有人造谣后,差役立马去抓人。
好几个说评弹的下九流被抓了来,他们也是一帮软骨头,无需威逼,就把花钱请他们讲苗家事的人供了出来。
结果京兆府暗中一查,妈的,顺藤摸瓜到了公主府。
谭京兆一下子就阳痿了。
那尊大佛,他们可招惹不起
吃了哑巴亏也不敢声张,毕竟按正常流程来讲,李氏的案子早就该庭审结案了。
这都拖延快一个月了,办事效率是差了些。
一时间,市井里的舆论把京兆府和苗家架到了火堆上炙烤。
苗光华气得暴跳,亲自去了一趟别院,结果被公主府的护卫拦了下来。
得知李氏竟然把公主府搬来镇场子,苗光华面色煞白,连滚带爬回府。
苗老夫人震惊得血压飙升,说道“那泼妇哪来的脸请得动公主府”
苗老太爷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因为在他们眼里,李氏不过是低贱的商户女,哪来的本事得玉阳长公主撑腰
这简直匪夷所思
也在这时,京兆府为了把自己干干净净摘出去,差人来跟苗光华通气儿。
说他们压不住了,李氏状告一案很快就会进入庭审程序,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雪上加霜的是,苗家的丑闻在市井里委实闹得太大。
御史台的言官公然弹劾苗光华纵子打母,蔑视人伦纲常,激起民愤,当该严惩,以儆效尤
那弹劾的奏折上达天听,落到周谨行的桌案上。
一场官场私德风评整顿即将拉开序幕。
满朝文武群体激愤
妈的,苗光华那龟孙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