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末年,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除了北方边境偶有突厥入寇、岭南一带偶有叛乱之外,天下已逐渐呈现出一片海晏河清的太平景象。然而,天下的和谐并没有改变杨坚的苛酷性情。事实上,越到晚年,杨坚对元勳重臣的猜忌之心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开皇十九年六月,又一个开国元勳莫名其妙地掉了脑袋。
他就是平灭陈朝的功臣之一王世积。
早在北周年间,王世积便以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杨坚摄政时,尉冲迥叛乱,王世积随韦孝宽出征,每战必有功,遂被擢升为上大将军。隋朝开国后,王世积又进封宜阳郡公。平陈之战,王世积率水师攻九江,大破陈朝水师,此后又收降大批陈朝将领,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陈朝的数十座城池。
战后,王世积因功进位柱国,擢任荆州总管,获赐绸缎五千匹、食邑三千户。开皇十七年,桂州(今广西桂林市)俚族部落酋长李光仕发动叛乱,王世积挂帅出征,迅速将其平定。班师后,进位上柱国,获赐绸缎二千匹。
有隋一朝,王世积的军功比之当时名将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等,亦可谓毫不逊色。但是,功成名就、位尊爵显并没有给王世积带来多少快乐,反而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戒慎和恐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目睹了太多功臣无端获罪的残酷现实,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杨坚的猜忌和刻薄。所以,到了开皇后期,王世积不得不采取“自甘堕落”的手段来避祸,“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亦即把自己伪装成了贪杯酗酒、胸无大志的人,并尽量不与当朝的宰辅重臣交往,即便有所接触,也绝对不敢谈到时事。
王世积以为如此一来,自己一定可以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避开君臣相猜的陷阱。然而,一直很看重王世积的杨坚却对他的“堕落变质”深感痛心,遂强行把他接进宫中住下,并命御医为他进行“戒酒治疗”。
(《隋书·王世积传》:“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宫内,令医者疗之。”)王世积顿时哭笑不得。
本欲借着纵酒的假象逃离杨坚的视线,不料反而弄巧成拙,天天得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接受“领导的关怀”,还得被迫服用御医开出的各种戒酒药。
王世积受不了,赶紧上奏说自己病好了,并发誓从此一定滴酒不沾,这才得以逃离皇宫,回到了自己家中。
杨坚抓王世积去戒酒,到底是真的出於对他的关心,还是识破他的“自污”伎俩后逼他“自动现形”的一种手段?
根据后来发生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是后者。因为“戒酒事件”后,杨坚就把王世积派到了凉州去当总管,并且还命七百名禁军骑兵陪着他去上任,“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如果不是对他不放心,又怎么可能派禁军“护送”他去呢?
由此可见,杨坚实在是古往今来最可怕的老板之一。给这样的老板打工,再聪明的员工也别想跟他玩心眼,否则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而王世积似乎就是这种自作聪明的员工。所以,他的下场也注定不会美妙。
开皇十九年,王世积的一个亲信部下皇甫孝谐不知犯了什么罪,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躲藏,最后实在没地方躲,就找到王世积,希望老大收留他。可是,此时的王世积已因“戒酒事件”而遭杨坚猜忌,深感自身难保,当然不可能收留他,於是严词拒绝。
皇甫孝谐无处可藏,遂被逮捕,发配桂州。
对老大王世积的见死不救,皇甫极为愤怒,所以很快就给朝廷寄了一封揭发信,指控王世积谋反。
在信中,皇甫提供了王世积谋反的证据。这个证据是一段对话。说是有一天,王世积让一个道士算命,问自己未来能否大贵,道士答:“公当为国主。”接着又对王世积的老婆说:“夫人当为皇后。”然后又预言说,王世积不久以后将镇守凉州。王世积的亲信一听,就对王世积说:“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王世积答:“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隋书·王世积传》)这段对话绘声绘色,听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杨坚大怒,当即把王世积逮捕入京,命有关部门审查。相关官员很清楚皇帝的心思,於是很快上奏,称王世积确有不轨之心。杨坚当即下令将王世积斩首。
可怜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
王世积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谋反?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而且这个问题不难判断。首先,王世积既然早就有戒慎恐惧之心,并且不惜“纵酒”以自污,就证明他对权力和富贵已经没有野心,只求能保持现状。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当着一帮下属的面去跟道士讨论自己有没有当皇帝的命呢?
其次,就算这种可能性真的存在,朝廷也不能仅凭一个流放犯的一面之词就给王世积定罪。何况,皇甫孝谐对王世积怀恨在心是众所周知的事,其栽赃陷害、打击报复的动机也至为明显,可杨坚和有关审查官员,为何都对此视而不见呢?
最后,就算皇甫没有打击报复的企图,朝廷至少应该把涉及此案的道士、王世积亲信等人逮捕归案,以证明皇甫所言不虚。可是,朝廷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草率定案,并且非常匆忙地杀了王世积。这就有理由让人怀疑,皇甫的诬告只是王世积之死的一个引子,或者说只是一个借口,而不是真正原因。
换言之,从表面上看,害死王世积的好像是小人皇甫孝谐,其实,真正的凶手正是隋文帝杨坚。也就是说,就算没有皇甫孝谐这件事,杨坚冲早也会找别的理由除掉王世积。而王世积之死的真正原因,其实我们上面已经说过——自视甚高而且生性猜忌的杨坚,绝不容许任何人跟他玩心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王世积被杀同日,因犯罪而被流放边地的皇甫孝谐,居然以此举报之功而一步登天,被杨坚擢升为上大将军(从二品勳官)。
王世积出生入死打了一辈子仗,最终好像就是为了染红皇甫孝谐头上的乌纱。
就在王世积被冤杀的短短两个月后,隋朝政坛一位超重量级人物、自开国以来便执掌朝柄的宰辅重臣、杨坚最为倚重的心腹股肱(没有之一),也黯然落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