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夺嫡进行时(1 / 2)

大隋帝国 王觉仁 3453 字 3个月前

江都是一座繁华富庶而且风情万种的城市。

杨广一直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之间有一种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平定江南叛乱后,他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坐镇江都。从此,这个地方就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发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都生长着清丽妩媚的诗歌意象,而湿润的空气中,也仿佛一年四季都飘浮着一种江南文化特有的典雅气味和精致芳香。

杨广灵魂中作为诗人的一面,在这里获得了充分的滋养。

当然,杨广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因此,他生命中的黄金十年不可能一味地在这座城市诗意地栖居。相反,在他的十年任期内,这位扬州总管每天都极为繁忙。他做得最多的事情,首先是不遗余力地延揽江南的名士和各个领域的精英,其次是尽其所能地资助并参与各种文化事业,最后还在繁冗的政务之余,见缝插针地学习吴语……所有这一切,迅速博得了江南世族和上层人物对杨广的好感,无形中也对杨广所代表的中央政府产生了极大的文化认同。

对於刚刚用武力征服江南的隋帝国而言,还有什么比取得被征服者的文化认同更重要、更紧迫的呢?

没有了。这片土地及其在此生存繁衍的人民,已经与中原的文化母体分裂了将近三个世纪。所以,比“版图的归复”更加意义深远的,无疑就是“人心的统一”。

杨广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史称,在这位“允文允武,多才多艺”的扬州总管治下,江南人心稳定,民生富庶,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江南士人情不自禁地对杨广发出了这样的赞誉——“继稷下之绝轨,弘泗上之沦风!”(《隋书·炀帝纪》)在江都的十年,把杨广从一个政治新秀打造成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因此,到了开皇末年,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政治作为,他都已经是隋文帝杨坚心目中最合格的接班人,也是帝国臣民心目中最理想的未来统治者。

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取得圆满成功。接下来,杨广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第二阶段的夺嫡行动。

他知道,母亲独孤后的枕头风历来对父亲杨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首先寻求母亲的支持。杨广是藩王,按规定只能“每岁一朝”,也就是一年才能回一次长安,可即便是如此短暂的机会,也能被杨广紧紧抓住。

开皇二十年,杨广入朝述职,回江都之前专程去向母亲辞行。杨广一见到母亲,立刻泪流满面。而独孤后看着这个一年才能见上一面的爱子,也止不住泫然泣下。就在母子相对而泣、气氛异常伤感之时,杨广开口了:“儿臣秉性愚昧、才识低下,平生常守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使其蓄积怨恨,欲加戕害。臣时时恐惧会有谗言构陷於父母面前,亦屡屡忧虑会有鸩毒投之於杯杓之间,所以常怀焦灼之念,深恐陷入危亡之境!”独孤后郁积多年的愤怒终於不可遏止地爆发出来:“睍地伐(杨勇乳名)越来越让人难以容忍了。我替他娶元氏,他竟不以夫妇之礼相待,专宠阿云,使她一口气生下了那么多猪狗!元妃刚娶过门便被毒害致死,我还没找他们算帐,现在居然又欺负到了你的头上!我还没死尚且如此,我要是一死,他们还不知道要怎样鱼肉你呢!我每每想到东宫没有嫡子,皇上千秋之后,你们兄弟就得向阿云生的儿子磕头问安,心里简直是如同刀绞啊!”杨广泪如雨下,匍匐在母亲脚下不停叩首。

独孤后更是悲不自胜。

就在这一刻,独孤后作出了她一生中最痛苦也是最重大的一个决定:废长立幼。

她将在余生中,用尽全部力量去完成这个最后的心愿——让次子杨广入主东宫!

博得母亲的同情和支持后,杨广开始着手在帝国高层中寻求政治同盟。

为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时任寿州刺史的公关高手宇文述。

杨广问宇文述有何良策。宇文述说:“太子失宠已久,他的德行无人称道,而大王的仁孝闻名宇内,才华盖世无双,皇上与皇后皆锺爱大王,四海之望亦归向大王。这一切世人有目共睹,只不过,废黜太子、另立储君乃国家大事,在下处於别人父子骨肉之间,这个事情嘛,实在不好谋划。”宇文述卖了个关子,悄悄瞅了杨广一眼。

杨广大笑:“在下决心已定,请宇文兄不必有所顾虑!”宇文述又看了看他,缓缓地说:“满朝文武,足以左右皇上心思的人只有一个。”“谁?”“杨素。”杨广一笑。宇文述的看法正与他不谋而合。只要把这位当朝宰相、帝国硕果仅存的元勳大佬拉进来,夺嫡之事就十拿九稳了。

“而真正能让杨素信任的人也只有一个,”宇文述接着说,“他就是杨素的弟弟:杨约。”但是,要怎么跟杨约搭上线呢?

在杨广万分期许和极度迫切的目光下,宇文述最后笑盈盈地说:“巧的是,最了解杨约的人,就是在下。”既然如此,那就啥也别说了,下手吧!

杨广立即拿出一笔重金,让宇文述入朝打点。随后,宇文述便千里迢迢地从南方赶到京城,天天找杨约喝酒。

有朋自远方来,杨约当然高兴。而更让他高兴的是,自从这位老友来访,老天爷每天都会掉馅饼,而且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地砸中了他——不知道宇文述这小子在哪儿发了横财,每天喝到半醉都要邀他赌博,且每一次都输得精光;第二天,宇文述马上又会揣得鼓鼓囊囊地来找他,照例喝酒,照例赌博,照例输钱!

杨约乐坏了。人生得一如此“良友”,夫复何求?

有一天,杨约照例赢得钵满盘满之后,颇为感慨地对宇文述表示感谢。宇文述眯着一双微醉的小眼看着杨约,忽然说:“这是晋王的赏赐,命我与你同乐。”杨约顿时目瞪口呆。

妈的,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看来还真是不折不扣的真理,你不服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