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对於秦国对於天下是唾手可得,也当然,秦国经历了多代秦王的奠基才有今日的成就。
只不过眼下嬴政担心的是,基业打好了,如何去维持后续,赵国的平定以及韩国的一统,并不是秦国最终的目标。
而秦国最终的希望就是要让天下诚服自己。
“天下,秦国内部,一切的一切都要掌控在寡人的手中,至於王翦……此人心思太强,寡人也许用不好他,既然用不好不如干脆不用,以免后患无穷”
嬴政的话语而出,随后李斯回应:“大王,对於王翦我王似乎过於担心了?王翦此人应该翻不起什么大浪所以我王没有必要担心”
“寡人确实不担心,但是你知不知道,攻打一个残破不堪的楚国,他王翦居然给寡人要六十万大军,如此不是有反心吗?”
“六十万大军?王翦真是如此说吗?”
“寡人岂有心思去诬陷王翦,说心里花,其实寡人还是很欣赏王翦的,但是王翦此等举动,寡人确实不敢再说他的忠诚”嬴政再三叹气,好似非常惋惜。
可是李斯左思右想,依然觉得其中有所出路,但是既然王如此的想,李斯也不好说什么了,毕竟李斯是一个聪明人。
如此得罪王的事情确实没有必要,思前想后,最后李斯决定迎合嬴政。
“大王,不如李斯除掉王翦以绝后患?”
“这个到不用,寡人又不是赵王迁,王翦话语虽然狂傲,也不至於两其弄死,话又说话来了,万一王翦的策略不错,我要是杀了王翦,岂不跟赵王迁杀李牧有什么区别吗?寡人不会如此糊涂”嬴政言道。
顿时间,李斯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王者,除了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以外,再就是总结天下完善自己的缺点,这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一时间,李斯感觉到,自己跟对了人,虽然嬴政的双目之中满载威严,满了让人无法接近的畏惧感。
但是同样的,嬴政散发着一股强大的帝王气息,并且此等王者气息,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成就大事。
李斯的确定,同样就是能臣们的观念,不然群臣也不会在吕不韦被除掉以后,短时间内适应嬴政,因为王永远都是王,不同於常人,与常人无两异的王,是不合格的王。
比常人更差的王,导致亡国也不为过,韩王与赵王算在其中,可眼下,秦国所要面对的楚国,嬴政所要面对的楚王却远远不同。
嬴政深思,随后大将军李信前来,并单膝跪地,李斯一旁同候。
“李信,如今图伐楚国,寡人给你四十万大军,你觉得如何,能否轻而易举的拿下楚国?”
听闻王的话语,李斯只是激动万分:“大王,区区一个楚国需要消耗我秦国半於兵力吗?”
“王翦老将军可是说要用六十万图伐楚国,所以寡人给你四十万大军,你觉得如何”
李信大笑:“王翦老将军过於谨慎了,老将军虽然乃李信所崇拜的,不过,老将军毕竟已经上了年龄所以为了不失力,确保万无一失,老将军也不为错,换了李信上年龄以后,也会如此”
听完李信之言,嬴政十分开心,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那你需要多少兵力?”
“我帝国之师,以一顶百,灭掉区区一个楚国,李信觉得的南蛮之地,十万秦军即可”
“果真?”
“李信愿意立下军令状”
“不,寡人不是暴君,胜败乃兵家常事,寡人需要你尽力就好,胜败可以再来,一位好的将军,很难培养,李信,寡人特赦你,不可以军令状,只要全力以赴即可”
李信再三拜谢,感恩王的恩慈,也许李信不太清楚此时的嬴政,对於王翦之言多有不解,并且嬴政更多相信王翦的话,信不过的则是,王翦取如此多的士兵难免不造反。
所以嬴政不希望昌文君的得意门生李信,就这样白白的去牺牲,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也当然,嬴政希望都掉王翦的观念,原因是因为证明自己的判断力比王翦强,则将一切不可行而可行才是嬴政,才是一位伟大的改革派君王所做的事情。
“任何事情之上,寡人都要做到心名合一,寡人要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所以,李信,寡人此次的颜面全部压在你的身上,不要让寡人失望”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十万秦军,在李信的带领之下一路向南,带着帝国与嬴政的期盼。
李信点将七名,文杰、尹凯、胡邸、马昂、泰意、公孙念、角池,并有车兵五千、马兵两万、弓箭一万以及步卒六万五千。
十万大军兵临楚国边疆,一路畅通无阻。
在寿春,楚王坐在王座,好似高枕无忧一般。
有臣子琪且:“大王可以高枕无忧了”
“是啊,楚国什么都怕,唯独不怕秦国攻打,多年以来,我楚国的君王们,都以教化来引导我们楚国人所以……秦国要面对的路对不是我楚国的兵丁,还有我顽强的楚国百姓”
其实近年以来,楚国一直注重教化百姓爱国,所以对外侵略而言,楚国可能不会是七雄里最厉害的,但是从防守的角度而言,楚国不比赵国弱多少,甚至所谓的全民皆兵哼是天下无双。
对於秦国李信,当下可能要遇上一位强敌,那就是楚国项燕,项燕之战斗力,在赵国的李牧都深感敬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