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章(1 / 2)

第九十章一份优秀材料

小队集体出发那天, 牛家村全村人都来送, 全村女将们加上一个赖头子, 赖头子脸都没处放, 觉得这事怎么这么丢人,故意藏在后面。但是万红从中一点绿,在大家的起哄声中,硬生生的又被小媳妇们推到中间去, 他脸红的像个猴屁股, 简直是活受罪, 低着头嘴里一个劲的念叨,“俺明年说啥再也不评啥劳什子劳模了。”引得大家一阵笑。

去了省城,牛家村女性一水的蓝色劳动服,崭新的一个补丁都没有, 走在哪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可让牛家村的女人们得意坏了。如此的生机勃勃,如此的英姿飒爽,就连给她们颁奖的省里领导,都一个劲的夸奖她们巾帼不让须眉, 这才是全省的女同胞们学习的榜样。

三八红旗手优秀集体,每人会发一个主席像章,这是大家格外珍视的东西,都规规矩矩的佩戴在胸前。出去走在路上,更神气了。

回来的火车上,牛家村的女人们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 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不知道谁带头说了一句咱们一起唱歌。结果得到了全体女性的一致赞成。牛招娣起了头,大家就不管不顾的在火车上唱起歌来,歌曲都是王先生教的,女声合唱起来甚是好听,引得车厢里的人都来看热闹。

赖头子一个人坐在角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全程看着窗外,假装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完全不认识这帮兴致勃勃的老娘们儿们。

今年颁奖过后,牛家村女队的人员都去省里买东西了,好不容易上趟省城,都要买点东西,就算没钱不买东西,都要去涨涨见识。牛鲜花没有跟她们一起,而是独自去了省城的王舅舅家和王副主任家去拜访,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于这些老领导,老合作伙伴,牛鲜花相当有经验,这都需要持续的经营的。

事实上,牛鲜花的付出没有白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牛鲜花和赖头子今年被推选为罗省的优秀代表,参选全国的优秀三八红旗手及劳动模范评选。这事是临走时王副主任跟牛鲜花悄悄说的。不过,推选归推选,能不能评上那就不一定了,毕竟全国那么多的人,牛鲜花他们这点成绩,不知道够不够排的上。

牛鲜花回了牛家村没多久,省里就来信儿了,让牛鲜花和赖头子准备上交参评材料,这事算是正式定下了。这可是全国的劳模和三八红旗手啊,是能去北京的。这引起了罗城人民公社的高度重视,如果要是评上了,当然也是领导的政绩。

牛鲜花去年提的入党申请,现在还是预备党员,为了以好的面貌去参评,经过了一年的预备,牛鲜花正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党员。牛鲜花在人民公社跟着社长举着手念着誓词的时候,还真有种神圣的感觉。而赖头子,也作为群众向组织上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接着,就是开始准备申报材料。赖头子文化水平不行,这文件的工作全落到牛鲜花的头上,为了参评,牛鲜花只好把工作全部暂时交给牛兰花和几个小组长身上,好在经过了两年的训练,大家也都基本走上正轨,不需要牛鲜花多操心。

六十年代,流行的英雄人物基本就是铁人进喜之类的,这些人为中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成为了时代的一面旗帜,鼓舞,感动,影响着周围的人。公社给了牛鲜花一些资料,范本,牛鲜花有了例子,就按照进喜的路数写赖头子和自己的事迹,这个时代缺少的是好故事,是激动人心的好故事。

赖头子,孤儿被牛家村抚养长大,靠着自己的一身好手艺拯救整个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于干旱之中,至少挽救了好几个村人的生命,挽救粮食不计其数。

牛鲜花,丈夫因为保护村中财产英勇牺牲,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但她没有被命运击垮,反而带领着乡亲们走出了一条采药材种药材的致富之路。

两个人都有故事性,就看这编故事的人会不会编了。

牛鲜花编好了故事,拿着好几页纸骑着自行车去了人民公社。现在社里的人对于牛鲜花都不陌生,直接让牛鲜花去找社长。这次交上去的材料是要到北京的,马虎不得,社长接过牛鲜花的材料,示意牛鲜花坐。

“鲜花同志啊,这次材料非同寻常啊,这可是评比全国的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材料都是交到中央的,一点闪失都不能有的。”社长拿过文件来,戴上了眼镜,从眼镜上面看牛鲜花。

牛鲜花笑笑,“还得让社长给俺们长长眼。”

社长笑笑,“你都是两届的三八红旗手了,信得过你,不过这次俺得仔细看看。”

牛鲜花不说话了,等着社长读她写的文件,牛鲜花很有自信,她当然也知道这是拿去中央评比的,她可是拿出了十二万分的耐心和细心。反复读了好几遍,才交上来,来自未来的牛鲜花十分自信,觉得这社长别被她们村的事迹感动的哭了才好。可是没想到,社长并没有被感动哭,反而眉头紧锁一直没放开。

难道自己写的太夸张了牛鲜花看着他的表情狐疑。

看着社长翻了一页又一页的纸,但是眉头却一直没放开,看到他看完最后一页,牛鲜花急忙问,“社长,是不是哪里俺写的不对,您一定给俺指出来啊。”

社长拿起旁边的搪瓷缸子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缓缓的开口,“鲜花,这材料可是要交到中央的。”那语气好像在提醒牛鲜花一样。

“嗯,俺知道。”牛鲜花点点头,她当然知道这是往上交的,所以她也是花了心思写的。

社长看牛鲜花不上道,问道,“鲜花同志,你知道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

牛鲜花傻了,她的时代已经有十三四亿人口了,可是六十年代有多少她还真不知道,她摇摇头。社长看到牛鲜花的样子,失望的摇摇头,开口告诉她,“六万万人。”

所以呢牛鲜花完全没懂这社长是啥意思,这跟她的材料有什么关系

“哦。”牛鲜花看着社长,等待着他进一步的指示,可是社长也看着她,然后又翻开她上交的文件中的一页,示意牛鲜花,“知道了”

牛鲜花低头认真的看着那页,也没错别字啊,也没写全国多少人啊牛鲜花实在不知道这社长啥意思,只好看着他摇摇头,完全不知道好。

社长无奈的叹了口气,用手指指着牛鲜花写的一行字,那行字是描写赖头子的英雄事迹的,牛鲜花原先写的是,“共安装了二十三个简易水泵受益人群多达两千人。”

牛鲜花尴尬的说,“俺也不知道每个村都多少人,是不是写多了”牛鲜花是按照牛家村的人数算的,牛家村大概有两百多人的样子,人民公社下辖七八个村子,牛鲜花也就算了个大概。

社长无奈的瞪了她一眼,“你是不故意气我,咱们这是要上报中央的,你这两千人在是甚意思。”

“就是咱们公社那几个村子啊,赖头子都给装了水泵,俺就把那些人都算上啦。”难道各村的人数不同难道要写明具体数字牛鲜花搞不懂这个社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社长苦口婆心的说,“鲜花同志,咱们全国有六万万人,这两千人算甚,这是要送去中央评选的,到时候人家领导一看你们写的这,一看就不给你们评优秀。”

牛鲜花意外的微张着嘴,她没料到是这么个理由。

“人家那是全国劳模,全国的三八红旗手,全国六万万人呢,就一俩千人的成果递上去,人家看都不看,就直接给力扔回来了。”社长继续说。

“那赖头子就安了二十三口井,俺总不能瞎写哇。”牛鲜花虽然会写材料,但是都是基于事实进行的深加工,怎么能篡改事实呢。

牛鲜花说完这句,社长立马板起脸来,“咋能是瞎写呢,牛鲜花,你现在也是个党员啦,咋这说话做事一点也不注意,那党员同志能作假呢”

这错就大了,牛鲜花急忙站起身来,“社长,俺说错了,俺不是那个意思,当然不是作假,俺是着急不知道咋写。”

“再着急也不能瞎写啊”社长看到牛鲜花的认错态度还算好,瞪了她一眼,继续说。“再着急也不能胡说,以后上了省城,上了北京,更要管住嘴,可不能甚都往出瞎说。”

“是,是,是,社长您说的是,俺就是嘴上没个把门的,还得社长提点提点。”牛鲜花低头认错。

社长这才作罢,“凡事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是就安了二十三口井,这个数字你可以写,也可以不写么,至于那受惠的人数,可以说,那可不是光这几个村子受惠了,这村子种地给谁种的,还不是咱们整个罗城收上去的粮食哪个啦还不是上交到省里了这能是俺瞎说这还不是事实咱们党员同志,都得用事实说话”社长说的铿锵有力。

牛鲜花看着他,这难道要写整个省的人数是不是太夸张了牛鲜花笑笑,“社长,那俺咋改呀咱们省得有多少人”

“这都不会,俺说你写。”社长说。

牛鲜花急忙点头,“牛众生同志制作的简易水泵,让罗城人民公社下辖的所有生产大队都收益,间接惠及罗省两千万人口”

牛鲜花边写边感慨,突然想到这是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社长没有把整个国家都写成间接受益已经很克制了。

改完赖头子的文件,社长又督促着牛鲜花把自己的材料也改了,改的更夸张,这药材发散的更广,从罗城,到省城,再到全国各地,牛鲜花顶着心虚的压力愣是改完了。

社长看着牛鲜花从新誊抄的一份报告,笑笑,“就是字写的丑了点,不过你们这牛家村的扫盲工作做得确实不错。”

在人民公社忙活了一整天,牛鲜花临走时从竹筐里拿出一包烟丝,“社长,这是俺自己炒的点土烟,拿给你抽抽。”

社长看了那烟丝一眼,似乎有点瞧不上,“土烟啊放那。”

牛鲜花放下土烟,骑着自行车回了牛家村。这材料就这么递上去了,改成那样,还不知道有没有谱了。

第九十一章你的同屋是劳模

这样的材料处理方式到底是符合当时的审美的,牛鲜花赖头子的材料递交上去,两个星期之后就有信儿了,俩人双双入选了。这可是全国的劳模和三八红旗手,这牛家村可炸了锅了。一下子就出了两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牛家村人到牛鲜花家和赖头子家纷纷报喜。

看着牛鲜花家一天没断过人的门前,就连牛鲜花原来婆婆张桂芬都心里嘀咕了,她偷偷的站在牛鲜花家的外面向里张望,看着那家里热闹的,村里的娘儿们都去了,坐在一起唠嗑,谈着即将去北京的事情。

牛招娣正好从鸡场过来,看到了门口探头探脑的张桂芬,笑道,“婶儿,咋不进去呢”

张桂芬被人发现,尴尬的搓搓鼻子,“俺是路过。”

牛招娣向来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她和牛鲜花那点子破事全村人都知道,牛招娣现在是把牛鲜花当亲姐姐似的看呢,见到了张桂芬,自然不客气,“俺鲜花姐现在可是全国的三八红旗手了,婶儿,咋,没脸进去了”

张桂芬瞪了她一眼,没说话,鼻子一哼扭脸走了。但是心里气啊,现在自己连个牛招娣也不敢说了,牛招娣现在是村里的养鸡小队的队长,家里二娃媳妇,三娃都在她那养鸡场帮忙,自己当然知道轻重,该忍就得忍呢。

“招娣,还不快进来,跟谁说话呢”牛招娣声音不小,里面的牛鲜花显然已经听见了,招呼牛招娣。

听了里面的动静,张桂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不知咋地,现在她竟有些怵这个扫把星。

牛招娣看着狼狈逃走的张桂芬,答应着牛鲜花的话,“来啦,没谁,一个路过的。”

张桂芬一路速速的走回家,脑子里怎么都别着跟弦似的,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炕上跟自己的老汉牛德富说,“你说这牛鲜花这是咋来来咋还就当上那三八红旗手啦”

牛德富也没睡,躺在炕上睁着眼睛,咂摸着今天去赖头子那里喝的酒的味道,今天赖头子请客,特地去牛鲜花那不知是要还是买的一大坛酒,味道虽然怪怪的,但是有股酒味儿,越喝越想喝。“咋鲜花不够格要是没有那牛鲜花,牛家村人去年就得饿死人,你还能在这说闲话”

张桂芬在黑暗中瞪了一眼牛德富,“谁知道那牛鲜花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让她找见那么个好营生。”

“ 那你也找啊人家鲜花脑子好,连那教书的王先生都说啦,鲜花脑子灵。”牛德富说。

“以前在咱们家的时候也是木头疙瘩一个,话也不说一下,这成了寡妇这到脑子灵了。”张桂芬回忆起牛鲜花还在她家当媳妇的日子,那时候她是婆婆,对牛鲜花颐指气使,说一不二,万万不会想到会有今天。牛德富听了媳妇的话,也不由的回忆起来,她牛鲜花咋就成了那全国的三八红旗手的,还要去北京去接受领导接见,简直让人羡慕的死。

“要是咱大娃在就好了,咱大娃就是那全国劳模,俺当那药材小队队长,也当她个三八红旗手,咱们家在牛家村也是说一不二的。”张桂芬幻想着,要是当初牛大娃不死,现在她可威风了,药材小队那么赚钱,全村都能养得起,那滋味一定美极了。

“快不要说啦,都死了几年啦话说回来了,要不是你三天俩头的闹得要把鲜花赶出家门,一会儿跟人家打架,一会儿又赶人家走不让住着,能成现在这样”牛德富数落起老婆来了。

张桂芬罕见的没有反驳,她又何尝不后悔呢,她轻轻的叹了口气,抱怨道,“俺咋个知道那牛鲜花那么能折腾呢,要是俺长了这后眼,俺天天把她供的都行。”

话说到这,张桂芬反应过来了,气愤的从床上腾的一下坐起来。

牛德富被她一惊一乍给吓了一跳,“你干甚呢你”

张桂芬气的一拍大腿,“全怪那个王半仙儿,就他跟俺说的这牛鲜花是个扫把星,让俺赶快把她赶出家门,要不家里祸事不断。这个王半仙儿,气死俺了,俺明天非得找他个”

张桂芬终于找到了病根,让她错过了当三八红旗手的机会的就是这个王半仙儿,她明天非得去好好教训他一顿。

第二天,牛鲜花和赖头子在众位乡亲们的护送下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去北京路途遥远,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牛鲜花她本想买个卧铺,可是赖头子说什么都不买说是太贵了,就一天的火车,有个坐就很美了。牛鲜花骂他赚了钱还这么抠门,他就是笑笑没说话。

牛鲜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赖头子和牛鲜花去北京,这是牛家村人第一次有人去大城市,村里的乡亲们很多就想从城里买东西。一开始都还不好意思说,不知道谁起了这个话头,接下来大家都不客气了,想买的东西能拉一条长长的单子,牛鲜花也是奇了怪了,牛家村人平常穷的都揭不开锅了,现在倒是一个个的都能拿出钱来了。

牛鲜花觉得那么多东西拿不回来,就接受了开始的几个人的请托后面就都拒绝了,但赖头子不一样,什么东西都照单全收,都要从北京往回带,牛鲜花在火车上看着不知道谁给他写的两页纸,吃惊的看着他,“这么多东西你能带的回来”牛鲜花都惊了,东西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赖头子笑笑,“俺带了好几个蛇皮袋,能带就带回来么,一辈子也就去这一趟北京。”

牛鲜花看看他,心里想说,你可是全国劳模,你这去北京的机会多着呢。“他们给你钱了”

赖头子坐下把牛鲜花手里的纸拿过来折好,笑笑,“有的有的给了。”

牛鲜花简直无奈,这可真是个冤大头,但是人家当得还挺乐呵,自己做硬座省钱,为了给乡亲们垫钱买东西。

俩人坐着火车咣当咣当的一路去北京,这时候的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手机电话,在火车上就是神侃,得知牛鲜花和赖头子是去北京领奖的,那满车厢的人对他们都是行注目礼,比明星还神气。

牛鲜花坐在火车上唠嗑聊天,她婆婆张桂芬则今天一大清早就走去王家村了,她要去找王半仙儿算账。可是去了王家村王半仙儿的住处去,却看到杂草丛生,像是老早就没人住的样子。张桂芬气急败坏的踹了一脚那院子的木门。

隔壁的住家听到了响动探头出来,“干甚呢”

张桂芬一看有人,急忙问,“大妹子,俺问问这以前住这儿的王半仙儿哪个啦”